【艾维缔®A&D Technology Corporation查货热线+86-0313-5935521/520EPIGENETICDNARNAPROTEINMethPrimer

关于我们
公司新闻
科研动态
政策法规
合并收购
刊物汇总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部门信息
汇款信息
关于我们>政策法规
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

目 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第三章 总体部署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与专题部署

第四章 创新研究

第五章 人才培养

第六章 环境条件

第七章 国际(地区)合作

第八章 学科发展

第九章 重点领域

第三部分 保障政策措施

第十章 保障经费投入

第十一章 加强战略筹划

第十二章 改进资助管理

第十三章 加强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营造创新文化

实 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具体要求,适应基础研究发展需要,着眼于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本规划。

 

序 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是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培育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基础研究决定着自主创新的广度和深度。现代基础研究“双力驱动”特征愈加明显,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应用的周期显著缩短,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必须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正在成为国际竞争前沿的战略高地。世界范围内催生科学技术革命性变革已见端倪。主要创新型国家为把握科学革命的机遇,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构筑经济的未来。当前我国原始创新比较匮乏,是制约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短板”。要想在未来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大幅提升我国基础科学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基础研究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基础研究指引未来方向。掌握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必须以深入的基础研究作后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必须紧紧抓住战略机遇,繁荣基础研究,为科技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广大科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认真落实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始终坚持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着力培育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推进科学基金制不断完善和发展。“十一五”是科学基金工作取得新的显著进展的时期。五年来,科学基金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约300.4亿元,资助各类项目9.2万余项,支持科研人员63.3万余人次,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资助格局更加合理。建立了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简称《条例》)为核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体系,法规制度更加完善。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多种合作模式,战略协作更加深入。构建了多层次、多方位、宽领域的国际(地区)合作网络和开放研究平台,合作交流更加广泛。积极营造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的科学基金文化氛围,文化建设理念更加清晰。科学基金科学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未来挑战和机遇,必须清醒认识到,科学基金工作还不能很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更高要求。主要表现在,激励原创和培育科技制高点的战略引导有待进一步加强;统筹学科发展和稳定培养人才的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定位和方针、推进卓越管理的实践有待进一步深入。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科学基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好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基金工作要继承优良传统,始终坚持战略定位和工作方针不动摇,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动摇,坚持依法管理不动摇,坚持营造创新环境不动摇;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着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全局,科学把握基础研究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战略定位,贯彻工作方针,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繁荣基础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切实贡献。

(二)总体思路。“十二五”时期,科学基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战略引导,统筹发展,完善机制,激励创新

战略引导是在基础研究资助多元化格局中把握定位的战略需要。要把三个更加侧重贯穿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及管理始终,作为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导向。更加侧重基础,就是要不断夯实基础研究健康发展的学科基础。加强对基础学科、传统学科、薄弱学科、濒危学科的支持,关注基本的数据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更加侧重前沿,就是要前瞻部署和支持能够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沿研究。在全面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和学科生长点,努力抢占影响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高度关注孕育新思想、新概念的变革性研究。更加侧重人才,就是要着力打造贯穿科研职业生涯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资助链。切实尊重创新人才成长和基础研究队伍建设规律,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一线人才相结合,稳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促进领军人才成长和培育创新团队相结合,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管理机制。

统筹发展是增强基础研究发展协调性的根本要求。要统筹兼顾科学基金各项工作,正确处理科学基金管理中的各种辩证关系,促进基础研究协调发展。处理好稳定支持与竞争择优的关系,保障潜心研究,鼓励攻坚克难。处理好全面布局与重点部署的关系,着眼整体推进,促进重点跨越。处理好营造宽松环境与加强绩效管理的关系,鼓励自由探索,强化绩效反馈。处理好依靠专家共识判断与支持非共识创新的关系,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鼓励变革创新。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的关系,立足国内发展,扩大开放协作。处理好规范管理与分类指导的关系,遵循统一的基本规范要求,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和差异性。

完善机制是科学基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全科学基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激励科学家自由探索、自主创新的保障能力。完善战略规划机制,统筹把握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坚持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有效发挥科学基金作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导向作用。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吸纳广大科学家的战略智慧,促进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同行评审机制,持续加强专家系统建设,增强评审专家贯彻战略导向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评审的公信力。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健全符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评估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弘扬学术和伦理道德,荡涤不良学风,防范道德风险。

激励创新是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的根本使命。着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不断增强把握工作规律性、推动科学发展、激励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夯实基础研究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基础。激励原始创新,支撑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构建孕育前沿学术思想的创新平台。完善人才发现、培养、资助与评价体系,系统优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先导作用,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知识储备,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撑,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作出切实贡献。

 

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

 

(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科学基金总体发展目标是,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若干主流学科进入世界前列;推动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科学家和创新团队;推动我国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显著增强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若干重要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

(四)发展战略。围绕发展目标,必须统筹部署实施五项战略,一是原始创新战略,二是创新人才战略,三是开放合作战略,四是创新环境战略,五是卓越管理战略。

原始创新战略。紧密结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需求和科学前沿发展需求,加强前瞻部署。尊重科学规律,加强稳定支持,鼓励潜心研究。完善学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实行适合不同学科领域特点的资助模式,夯实支撑基础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基础。关注支持可能产生新思想、新概念的非共识创新和变革性研究,激励原创突破,实现重点跨越。

创新人才战略。着眼国家人才工作大局,坚持服务发展,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推进,加强人才资助系统布局。尊重科学规律,创新科学基金人才发现遴选、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打造科学基金人才资助培养链,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统筹各类项目资助部署,优化人才资助结构和布局,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扶持女性科技工作者健康成长。重视发挥项目研究对研究生培养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开放合作战略。把握基础研究国际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平等合作、互利双赢、立足前沿、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统筹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推进实质性合作研究,营造有利于科学家更好参与国际(地区)科学合作的开放创新环境。在加强多层次、多方位、宽领域国际合作的同时,力争在具有我国特色和优势的某些领域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合作格局,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科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创新环境战略。加强与中央其他科技管理部门、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产业界的战略协作,调动多方面发展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促进自主创新体系协同发展。坚持科学评价,增进学术包容,促进资源共享,维护科研诚信,加强科研软环境建设。加强成果集成宣示,推进科学普及,促进公众和社会理解支持基础研究发展。

卓越管理战略。积极应对科学基金发展形势,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实行集约、简约、节约型管理,集成管理事项、统筹安排评审,优化管理程序、提供便捷服务,节省管理成本、勤俭办事办会,保障科学家安心、专心、潜心科研。加强管理干部队伍、评审专家队伍和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队伍系统化建设。提升统筹科技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适应学科发展规律的科学管理能力、集成科学家群体智慧的民主管理能力、守纪履职的依法管理能力。加强科学基金文化建设,健全保持公信力的长效机制,把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发展推向新阶段。

第三章 总体部署

(五)总体资助格局。根据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坚持三个更加侧重的战略导向,不断完善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的科学基金资助格局。

研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统筹学科布局,突出重点领域,推动学科交叉,激励原始创新。人才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蓄积后备人才,稳定青年人才,扶植地区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着眼于加强条件支撑,促进资源共享,增进公众理解,优化发展环境。研究项目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等。人才项目系列主要包括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主要包括科研仪器专项、联合基金、科普项目、青少年科技活动专项、期刊专项、国际(地区)学术会议和合作交流项目等。

三个项目系列的功能各有侧重,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特色鲜明、衔接紧密的资助格局。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管理的整体效能,提高科学基金资助的整体效益,凝聚推进自主创新的整体合力。适应科技发展形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遵循不同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科学基金资助格局。

(六)资助发展任务。按照“十二五”科学基金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围绕发展目标,按照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的资助格局,切实增强战略意识和全局意识,统筹安排资助计划。着力发挥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构建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坚实学科基础;着力发挥激励和培育创新思想的重要作用,激励科学家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潜能,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着力发挥稳定和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建设适应未来需求的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积累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智力资本;着力发挥调动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推动科技资源整合,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发挥统筹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重要作用,充分吸纳和利用海外资源,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与专题部署

第四章 创新研究

(七)加强前瞻部署,鼓励探索创新。科学分析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状况和基础研究发展需求,遵循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引导科学家紧紧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凝练深层次科学问题,开展探索创新。延长研究项目系列中若干类别项目的执行期,相应提高资助强度,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

面上项目要全面均衡布局,瞄准科学前沿,促进学科发展,激励原始创新。重视发挥面上项目稳定基础研究队伍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展战略调研,把握基础研究需求,妥善处理资助强度与资助规模的关系,有效发挥资助率的杠杆调节作用,着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重点项目要着眼优先领域,兼顾学科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孕育重点突破。把重点项目作为落实三个更加侧重战略导向的重要战略举措,针对我国具有相对优势或亟需发展的学科领域,兼顾学科整体布局,凝聚基础研究中坚人才,力争在某些领域实现创新跨越。

重大项目要面向国家需求,推动学科交叉,汇集创新力量,攻克科学难题。充分利用科学基金长期资助的学术积累,着眼长远,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重大研究计划要坚持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要突出国家重大需求导向,充分发挥战略专家组的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合理配置培育项目与重点支持项目,准确把握启动集成项目的时间节点,着力提升某些领域整体创新能力并力争在若干重要方向有所突破。

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要立足国际前沿,利用国际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合作研究。推进战略型国际合作,鼓励我国科学家筹划和参与国际大型科学研究项目和计划,共同推进科学前沿,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为我国基础研究走向世界营造更好的开放创新平台。

重视对变革性研究的支持,激励科学家开展变革性创新构思与实践。根据申请与资助情况确定资助规模和强度,充分发挥科学部的学术判断作用,逐步建立针对风险高、探索性强的研究项目的特殊评审和管理机制。

 

第五章 人才培养

 

(八)培育创新人才,强化智力支撑。着眼我国人才工作全局和总体部署,加强与国家其他科教管理部门的联系与协调,统筹人才资助计划,共同促进我国人才发展。加强各类人才项目资助部署的有机协调,形成贯穿科研职业生涯的人才资助培养链。

重视积蓄后备人才。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工作要坚持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大力培育青年人才。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工作要着力稳定青年科技队伍,充分发挥青年人创新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励创新探索。要结合国家战略需求,体现学科发展特点,坚持整体开发,注重潜质,不拘一格,科学评价,择优资助,促进我国基础研究人才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稳定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规模,为基础研究队伍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

积极扶植地区人才。地区科学基金资助工作要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人才的稳定与培养工作,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提升区域科技人才整体水平,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科学基金资助与地区人才培养、学科布局、科技发展的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

着力造就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工作要坚持高端引领,构筑资助拔尖人才高地。要充分发挥基金推动学科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延揽海外人才的示范作用,激励基金获得者潜心探索能够引领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前沿问题,造就科技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

努力构建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战略筹划,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推进资助管理机制完善与发展。要加强科学目标引导,发挥团队协作攻坚优势,着力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杰出科学家和创新团队,力争使我国某些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列。

注重搭建合作桥梁。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工作要坚持延揽外国优秀青年学者来华开展和参与基础研究工作,推动中外青年学者建立面向未来的合作伙伴关系。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充分发挥境外科技资源优势,吸引境外人才,支持合作开展高水平研究,带动学科发展和队伍建设。

 

第六章 环境条件

(九)加强条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着力提升研究手段,引导资源配置,促进合作交流,增进公众理解,营造创新环境,为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制专项要加强战略布局和顶层设计,着力资助面向科学前沿、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制,带动学科发展,开拓研究领域,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科研仪器基础研究专款要着力改进研究手段,优化研究条件,提升研制能力,引导创新探索。重视对前沿研究所急需的重要科学仪器或实验装置的创新性研制或改进,着力解决科学仪器研制中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要从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设计和初步制作,拓展到研制出原创设备和仪器的样机。

联合资助项目要面向国家需求,引导多元投入,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方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推动大型科研设备共享,促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促进不同部门资源集成和科研合作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与地方的战略协作,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其他科研条件与环境项目部署。加强重要基础科学数据的汇集积累。提高公共科研设备的共享率。重视对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加强对科普、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资助,增进公众理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索兴趣,营造良好环境,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深化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合作与交流、国际暑期讲习班、组织间合作研究计划、双边学术研讨会等项目中对青年科学家的资助力度;鼓励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学计划与工程,充分发挥我国科学家的智力优势,有效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第七章 国际(地区)合作

(十)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战略部署。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与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继续推进实质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促进我国更多科学领域进入国际前沿;积极推动参与和筹划双边和多边国际(地区)科学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建设,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舞台的影响力;加强应对和驾驭区域和全球科学合作的能力建设,发挥我国基础研究在国际科学创新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战略型合作;加强与国家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协作,联合发起和支持重大国际科学计划、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

加强政策调研,根据基础研究特点制定和调整科学基金开放合作的国别政策。要不失时机地拓展和深化与科技发达国家的合作,完善和优化现有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关注与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探索建立南南合作的项目资助机制;积极参与多边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国际科技组织在开展跨国跨境科学研究计划中的协调机制,推进我国科学家参与、筹划和开展有重要意义的区域和全球性研究计划;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持续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

(十一)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发展任务。持续推动实质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根据学科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领域部署,鼓励我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在前沿科学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组织和参与多边形式的科学研究计划。不断拓展组织间联合资助的合作研究。根据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继续共同组织和资助双/多边合作研究项目,逐步规范和完善联合资助、联合评审、联合结题等合作研究项目的管理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环境。继续支持我国科学家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战略,筹划和召开具有重要影响的双边和多边学术会议,鼓励根据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扩大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的资助规模,着力提高国际(地区)合作交流的质量,在双/多边协议框架内,以暑期讲习班、双边研讨会和短期互访等多种方式支持承担科学基金项目的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参与和组织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活动。完善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资助机制。扩大资助规模,逐步形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研究奖学金制度。同时探索设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级访问学者基金,以吸引国际资深科学家来华工作讲学。鼓励和推动我国科学家建立以我为主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网络。围绕科学基金学科发展和优先资助领域,在若干前沿领域、基础学科领域以及我国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鼓励和资助我国科学家和研究群体与国外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以我为主的国际(地区)合作研究网络。

 

第八章 学科发展

 

(十二)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基本思路。学科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技术重点突破与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基金工作的重要使命,也是落实三个更加侧重战略导向的必然要求。要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或传统学科,切实加强薄弱学科或濒危学科,积极关注基本的数据积累和数据库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学科交叉研究,统筹运用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环境建设等支持方式,推进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推进学科发展,一要深化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充分发挥学科评审组和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推动学科政策研究的常态化与制度化,及时把握科学前沿和人才队伍发展动态,为制定学科政策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基础。二要改进学科资助管理工作。准确把握和尊重学科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探索与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资助模式,建立和完善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学科评审组调整机制。三要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在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计划等支持方式,切实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四要启动学科发展状况评估。适时开展学科发展状况评估,综合运用专家判断和文献计量方法,科学遴选学科发展评价指标,从总体上把握和了解我国各学科在研究规模、发展阶段、学术影响、代表性成果、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影响。

在综合考虑学科发展国际趋势和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以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本框架,对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力学、化学、纳米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医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19个学科未来五年重点扶持的学科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

(十三)学科发展战略。

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主要包括数论与代数、几何与拓扑、分析与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数理逻辑、组合数学、计算数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扶持数理逻辑、多复变函数论与复几何、非交换几何、离散概率模型、优化算法与组合算法等薄弱学科;鼓励面向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分析与计算以及复杂数据和海量数据的统计方法与理论等研究;着力推动数学内部分支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研究,瞄准数学前沿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重点支持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整体微分几何与低维拓扑、算子代数、数学物理、科学计算等方向的研究。

力学:力学是关于力、运动及其关系的科学,主要包括力学中的基本问题和方法、动力学与控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等学科领域。未来五年,着力扶持多体动力学、结构力学和高速水动力学等薄弱学科,重视海洋工程力学、生物力学和环境力学等交叉学科,重点支持新材料与新结构宏微观力学、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及先进推进理论与方法、重大装备中的力学理论与方法、实验力学新方法和新技术等的研究。

天文学: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形成、结构、活动和演化的科学,主要包括宇宙学、星系物理学、恒星物理学、太阳物理学、行星物理学、基本天文学和天文技术方法等分支学科领域。未来五年,着力扶持行星物理等薄弱学科,重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文技术方法等传统学科的发展,鼓励行星际空间探测交叉学科,重点支持暗物质与暗能量、星系和恒星的起源与演化、太阳剧烈活动、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搜寻(包括地外生命)等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物理学: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性质、形态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物理、声学、粒子物理、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核技术及其应用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着力扶持统计物理、噪声及其控制、软凝聚态等薄弱学科,关注原子分子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基础等传统学科,鼓励极端条件下物质行为与非线性效应、非平衡态物理、核燃料增殖与嬗变、复杂体系以及物理学与生命、医学、能源、环境等交叉领域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重点支持凝聚体系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量子操控与量子信息基础、超快超强激光物理与微纳光学、复杂介质中的声传播与检测、标准模型检验与新物理、暗物质暗能量物理、宇宙学及宇宙演化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过程、原子核结构与性质、等离子体物理与诊断技术、高精密测量物理与关键技术基础等问题的研究。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和转化过程的科学,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物理化学、理论化学、高分子科学、分析化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以及环境化学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加强对放射化学、有机分析化学、化学热力学、高分子合成化学、分析仪器研制、复合污染化学以及系统化学工程等薄弱学科的扶持,重视化学与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研究领域,重点支持创造物质的分子工程、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化学、物质的分离鉴定与成像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生命体系中的化学过程以及面向节能减排的过程工程。

纳米科学: 纳米科学是指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由纳米结构集成的功能系统的科学,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纳米表征技术、纳米器件与制造、纳米催化、纳米生物医学以及纳米标准与安全等六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基础研究相对薄弱的纳米器件、纳米生物医学及纳米标准的研究,重点支持可控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高分辨纳米表征技术与纳米结构的定量分析技术、新型微纳器件的开发与制造加工技术、面向能源与环境的纳米催化材料和节能技术以及纳米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及生物安全性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

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免疫学、生态学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注意扶持和保护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分类学等传统薄弱学科,关注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等交叉学科和新的学科生长点,充分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所取得的结果和技术,重点支持在分子、基因、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等多层次全方位深入、系统、综合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优先支持具有重大生物学意义或者具有我国特色的生物学学科前沿研究。

农业科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经济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植物营养学、食品科学、林学、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深化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园艺学、畜牧学和兽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加强食品科学等新兴学科发展,重点支持农业生物重要性状的生物组学、农业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农林生物资源多功能利用等农业科学与生物学、信息科学、化学、资源环境科学交叉的交叉学科,以高产、高效、安全、优质为研究主题,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为重要研究方向,重点支持以揭示重要农业生物生命活动、遗传改良、高效生产和调控相关的若干重大问题。

脑与认知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是研究脑结构与功能、认知与智能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通过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脑认知功能和行为的物质基础、心理与精神健康等重大问题研究的重点支持,来推动我国在神经科学基础理论、神经和精神性疾病机理和防治策略等研究领域的进步,通过对脑发育与可塑性、感觉机理、认知和行为的神经基础等方面重点支持,来培育神经心理学、计算神经科学等新兴学科分支,推动神经生物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影像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学科交叉研究。

医学:医学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发生、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转归规律和防治的科学,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和中医药学以及医学工程技术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扶持流行病学与地方病学、医学心理学、中医学、儿科学与妇幼保健、检验、超声医学、核医学、放射诊断学、康复医学以及特种医学与法医学等薄弱学科,关注血液病学与肿瘤学、药学与中药学、老年医学、感染与免疫、营养与代谢、呼吸与循环、消化与内分泌、泌尿与生殖、神经与精神、皮肤、运动与创伤以及颅颌面、口腔与五官科学等传统学科,鼓励介入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纳米医学以及分子影像学等新兴交叉学科,重点支持转化医学以及整合医学研究。

地球科学:地球科学是认识行星地球系统的形成和演化的一门自然科学,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等以及这些分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未来五年,充分发挥我国的地域特色和优势,针对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需求,推动各学科的创新型研究和新兴领域的发展。保持我国优势学科和领域的国际地位,促进我国相对薄弱但属国际主流的领域,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集成和渗透融合,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分支学科的发展,扶持与实验、观测、数据集成和模拟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重视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空间科学:空间科学是以航天器为主要工作平台,研究发生在日地空间、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空间的物理、化学及生命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空间材料、微重力、空间大地测量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大力发展先进的空间探测手段,提高空间粒子、物理场等探测仪器的水平,建立天地一体化的综合监测体系,为实现我国从空间大国向空间强国转变提供科学基础,重点支持行星与太阳系探测以及比较行星学的研究、太阳物理的观测和研究、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系统的影响,重视空间天气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的理论与方法、微重力物理和空间生物学、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等。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对自身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探讨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交叉科学,主要包括污染环境、生态环境、多尺度环境时空变化过程以及环境工程与控制等。未来五年,继续加强生态学及生物多样性科学、环境地学、环境化学以及环境工程等优势学科,不断完善水环境学、大气环境学和土壤环境学等传统学科,扶持环境生物学等新兴学科,关注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社会环境学的研究,重点支持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经济、水、土、气污染环境污染机理与区域环境过程、城市化与环境质量、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环境与健康、灾害风险与减灾等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加强数据共享机制与观测体系建设。

海洋科学: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水体和海底以及海洋与大气、海水与河口海岸等界面各种过程的自然科学,主要包括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海洋化学、生物海洋学、海洋环境科学、河口海岸学、海洋工程、海洋监测与调查技术、海洋遥感、海岸带综合管理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加强物理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化学海洋学等优势学科,扶持极地海洋学、工程海洋学、海洋观测技术科学等薄弱和交叉学科;加强对海洋共享航次及海洋观测、调查仪器设备的支持,重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重点支持海洋与气候、海洋碳循环、海洋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陆相互作用、海底深部过程等重大前沿问题研究。

材料科学:材料科学是研究材料成分、制备与加工、组织结构与性能以及材料使用性能诸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强化古陶瓷、纺织材料、材料腐蚀与老化等传统学科领域,扶持基础结构材料等薄弱学科,加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等材料科学与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重点支持光电功能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制备与表征技术等方向,注重开展基于新概念、新原理、新效应的材料和表征测试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能源科学:能源科学是研究能源在勘探、开采、输运、转化、存储和利用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既包括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等,也包括由此转化而来的电能和氢能等。未来五年,重点支持节能减排领域的若干基础研究、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碳捕获与封存(CCS)领域的基础研究,加强能源系统热力学、传热传质学、燃烧学、多相流热物理学、内流流体力学、电机与电器、生物电磁学、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等传统和优势学科,扶持与关注催化化学、能源化工、电力电子学、电能储存与节电等相关基础科学问题,重视能源与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

工程科学:工程科学是研究人造结构及其系统的科学,主要包括冶金与矿业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环境与土木工程、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等学科。未来五年,重点支持深部资源安全高效开发和清洁冶金理论与技术、极端制造原理与先进制造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土木工程与城乡人居环境、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重视新技术与新工艺、 新器件与新结构等应用方面的前沿研究。

信息科学: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显示、利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主要包括电子学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科学与技术、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光学与光电子学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鼓励紧密结合物理、材料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成果,开展高效、节能、环保、安全与可靠的新型电子器件、光与微纳器件研究,发展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器件等薄弱学科的基础与集成研究,重点支持智能感知、下一代通信、新型计算模型与系统、复杂系统控制、协调与优化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系统支持下一代网络及各种物联网络的应用基础研究,积极推动信息科学与物理、化学、数学、材料、工程、认知、生物、医学、地球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管理科学:管理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的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主要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宏观管理与政策等分支学科。未来五年,进一步扶持服务科学、区域发展管理、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管理等薄弱学科,加强运筹与优化、信息系统与管理、决策理论与方法、物流与供应链、农林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重视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中大规模复杂数据处理与计算智能、数理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建模分析与优化以及心理科学中行为研究等领域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重点支持开放性基础数据及案例库、开放性实验及计算工具平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管理科学问题的研究。

 

第九章 重点领域

 

根据《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把握基础研究发展趋势,结合科学基金工作特点,遵循科学发展的“双力驱动”规律,针对科学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可能成为我国未来技术发展瓶颈的重要基础科学问题,部署以学科交叉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优先发展领域,包括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和跨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并以多种资助形式联合配置的方式,促进这些领域整体能力的提升和关键问题的突破。

(十四)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在学科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兼顾“十一五”优先发展领域的继承性,按照以下原则遴选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一要针对本科学部资助范围内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性问题,或学科发展的主流和重要前沿领域;二要针对能够体现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或能够带动新技术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三要针对有利于推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基础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基础问题;四要针对我国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和人才队伍或地域和资源优势的研究领域,着眼于提升我国科研水平和国际地位。科学部优先发展领域将为制定重点项目指南提供参考。

1. 数理科学部。

(1)代数、几何与分析的交叉与融合

主要研究方向:代数簇的算术性质和几何性质;代数结构的表示与同调理论;微分流形的局部不变量与整体不变量;流形上的整体分析;低维流形的几何与拓扑;函数与函数簇的解析性质;函数空间与算子的分析理论;无穷维代数的表示、算子代数与非交换几何。

(2)非线性、随机性模型和离散结构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微分方程的适定性与解的结构;动力系统的复杂行为;随机过程与随机系统的分析;大规模随机网络的结构及其上的过程;复杂数据的统计方法和理论;复杂决策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无限维系统和随机系统控制的数学基础;离散结构的组合分析;符号计算、符号推理与数学机械化。

(3)数学和数据建模、分析与计算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材料的数学模型与数学理论;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编码理论与信息安全;环境与能源科学中的数学建模与分析;生物信息与生命系统;传染病的发病机理与预防控制;工业与医学中的统计方法;数据挖掘与计算统计;经济预测与金融安全中的数学方法。

(4)高维/无限维非线性系统动力学与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高维系统全局分叉和混沌;非线性系统的时滞效应及控制;复杂网络和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先进飞行器及重大装备的动力学与控制。

(5)复杂环境下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与破坏机理

主要研究方向:变形体强度理论与破坏机理;多场耦合理论与智能材料及结构力学;材料及结构的多尺度力学;超常环境下结构响应与爆炸冲击力学;重大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6)非定常复杂流动机理与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流动稳定性与可压缩湍流;非定常流动中的流固耦合及其控制;高超声速流动与飞行器推进机理;高速水动力学与空泡理论和实验研究;环境演化与突变中的复杂介质流动。

(7)宇宙和星系的结构、起源与演化

主要研究方向: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本质;宇宙早期的物理过程;星系和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活动星系核的结构与辐射的理论研究;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演化以及与星系的共同演化;天体剧烈活动。

(8)银河系的结构、演化及恒星的形成、晚期演化与太阳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银河系的结构、性质、形成与演化;星际介质和恒星形成、演化和活动;系外行星系统的搜寻及其形成与演化;太阳大气的磁场、结构和动力学,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及其日地物理效应。

(9)新型光场的调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阿秒激光产生、测量及应用;超短激光脉冲整形、载波相位调控和量子态演化精确测量和控制;超强、超短脉冲激光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超快非线性光学新现象与新物理;红外、THz和X射线激光及其他相干短波长光产生及其应用;高灵敏、高精密激光光谱新原理、新方法;光子晶格中光传输和相互作用。

(10)受限及关联量子系统的新现象和新效应

主要研究方向:受限、介观系统的量子现象和宏观量子效应;强关联和低维凝聚态系统基本物理问题及新理论方法;拓扑量子相变与拓扑元激发,超冷原子、分子体系的量子性质及其应用基础;微纳量子器件与单原子、单分子器件的关键物理问题;高性能复合材料或器件物性的表征与优化;磁性材料及结构中的物理问题。

(11)随机非均匀介质中声传播的表征、控制与作用的物理问题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介质中声的传播、检测、作用及其声场建模;海洋声场的时空特性与探测;噪声的产生与控制以及低频声波的吸收和隔离;新型发射与接收声换能器及其阵列;时间反转技术、负折射现象以及亚波长高分辨率成像关系。

(12)深层次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相互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标准模型检验与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宇宙学及宇宙演化中高能物理与核物理过程;超重新核素和新元素合成;原子核结构性质以及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

(13)等离子体物理及其数值模拟

主要研究方向:惯性约束聚变的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作用过程以及高能量密度物理;磁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产生、加热、输运及不稳定性等动力学过程;低温等离子体源、边界物理、波与粒子相互作用等基础问题与应用;空间等离子体磁重联过程。

(14)物理学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新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新型加速器关键物理问题;核技术和同步辐射先进实验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量子结构材料的新制备技术与新方法;高时间、空间、能量分辨探测与分析方法与技术;高精密物理量测量、控制方法与关键技术,极端条件下的表征与分析技术。

(15)量子信息与未来信息器件的物理基础

主要研究方向:量子信息形态转换及测量的物理问题;量子纠缠和多组分关联的物理实现和度量;基于具体物理系统的量子信息处理和固体量子计算;单光子产生、探测及量子相干器件物理;量子模拟的理论、方案与实验。

 

2. 化学科学部。

 

(1)合成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功能导向新物质的可控、高效、绿色设计合成理论和方法;分子剪裁和组装的控制和机理;复杂体系及其反应历程与机理的研究;新合成策略、概念和技术的探索;极端条件下的合成和制备。

(2)化学结构、分子动态学与化学催化

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反应动态学理论与实验技术;表面、界面化学反应的本质、动态过程及反应控制;催化机理及其反应过程的调控;极端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与物质结构。

(3)大分子和超分子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可控/“活性”聚合方法与不同拓扑结构聚合物精密合成;光电磁功能大分子性能优化;非石油大分子合成与高分子生物合成;高分子多层次结构动态过程与机制;生物医用高分子及其与细胞相互作用及调控规律;超分子体系与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与可控组装;超分子材料功能化的结构设计、理论计算与实验表征。

(4)复杂体系的理论、模拟与计算

主要研究方向:从结构到性能预测为导向的复杂体系计算方法与应用;普适可靠的密度泛函形式、高精度和低标度的电子相关理论;激发态结构与过程理论;物质形态转换过程中化学反应过程的理论与计算;高维、多自由度及凝聚相体系的量子动力学理论与非平衡、非线性统计理论;自组装结构与过程多尺度的动力学理论。

(5)分析测试原理和检测新技术、新方法

主要研究方向:复杂样品系统分离与鉴定方法学研究;多维、多尺度、多参量分析测试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组学分析中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面向国家安全、人类健康、突发事件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分析器件、装置、仪器及相关软件的研制;极端条件下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

(6)绿色与可持续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有毒、耗能和污染产品的分子替代与可持续产品创制;高效“原子经济性”新反应;无毒无害及可再生原料的高效转化;环境友好的反应介质的开发和利用;绿色化工过程与技术;全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

(7)污染物多介质环境过程、效应及控制

主要研究方向:环境分析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大气、水体、土壤复合污染过程与控制;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与生态效应的化学机制;污染物的生态毒理与健康效应;化学污染物暴露与食品安全;化学品风险评估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8)化学与生物医学交叉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复杂生物体系中信号转导过程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大分子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及功能研究;非编码RNA结构与功能研究;干细胞化学生物学及神经化学生物学;生物体系中信息获取新方法和新技术: 化学探针与分子成像;计算机模拟技术,特别是针对复杂生物网络体系计算技术。

(9)功能导向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制备

主要研究方向:不同尺度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调控规律;表面和界面的结构调控与功能化;研究“从分子到固体”的组装过程和规律,构筑有序纳米结构和材料;光电磁及其复合性能等功能无机晶态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可控制备;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可控制备;极端条件下材料的化学结构形态及物相的控制和调控。

(10)能源和资源的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

主要研究方向:化石能源高效清洁转化;生物质高效转化的化学化工基础;我国特有资源的高效高值利用;太阳能高效低成本转换利用;核能高效安全利用的化学化工基础;新型、高效、清洁的化学能源与替代能源。

 
 
网站导航 | AAT Bioquest | IVDSHOW | Abnova | Active Motir | BioVision | Cayman | Caisson | Cyanagen | Equitech-Bio | Epigentek | Jackson | GeneMarkBio | Trevigen | ProSpec | ZYMO | [More>...]

 
 

版权所有:艾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Tel:+86-0313-5935520 /0313-5935521 ADD: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东60米艾德园1951545998@qq.com P.C.:102206 网站管理 企业邮箱 微博 微信 易企秀 视频号 BiliBili-IVDSHOW 抖音

战略合作单位:【喀斯玛】【动物所】【清华】【北大】【北医】【农科物资】【供应室】【军科院】【WLT】【RJ2.0】【首医】【厦大】【广中大】【东大】【高校竞价】                                    

微信号:AD-Bio 订阅号:Bio-888 工程师:hugasis 工程师:JC57225208 工程师:15968826961 视频号:艾维缔 BiliBili实验视频

 

备案号:ICP11015760号-1  客服1: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3: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免责申明:本网站销售的所有产品均不得用于人类或动物之临床诊断或治疗,仅可用于工业或者科研等非医疗目的。(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产品除外)

22.1K